齐拍手道:“三爷好诗。”
青年道:“这可不是我作的,而是唐李商隐的。”
美女们道:“我们可不知道李商隐,只知道此诗从三爷嘴里而出,便是三爷所作。”
青年人没说什么,这时就见不远处的家丁来报:“三爷,沔水急报。”
青年拿过竹筒看了一眼,目光微凝道:“呵呵,有趣,二十万石粮食竟然被付之一炬,真是有趣。”
听了这话,那伙计道:“三爷,您觉得此事有诈?”
青年眯缝着眼睛道:“不知啊。”
那伙计道:“那三爷,这笔钱咱们赚不赚?”
青年道:“哪有钱不赚的道理,不过这事看着蹊跷啊,但是却有商机,嗯,你去把苏州商会的人叫来,有大生意。”
青年道:“三爷,这买卖咱们一家就能独吞,叫上他们干什么?”
青年道:“呵呵……这沔水县咱们要是想吃下,咱们最少投入六成粮食在里面,若是有变故风险太大,所以拉上苏州商会的人,这样平摊风险,我有赚不赔。”
听了这话,伙计道:“那咱们赚的也少了。”
青年道:“阿昌啊,你跟我也有五六年了吧?”
阿昌道:“是,三爷您还只有一艘小船的时候,属下就跟着三爷了。”
青年道:“是啊,当年我也是乞儿出身,后来一步步,才有了今日的产业,当年咱们本小,所以要图暴利,风险越大,利益越大,所以咱们那时候可以冒险,可是现在咱们产业大了,就要求稳了。”
“这卖粮食本就是暴利,所以咱们就不用压上身价,赌一把富贵,这种时候拉人越多,咱们损失越小,风险越小,只要能稳赚不赔,便是好买卖。”
青年说起了生意经,阿昌摸了摸头发道:“三爷我也听不懂,我现在去叫人吧。”
“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