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352章:朕来了

第352章:朕来了(2 / 7)

“启禀太子殿下,河东道有刺史奏报,突厥蠢蠢欲动,边境守军粮草不足,急需调拨物资。”

兵部侍郎呈上奏报。

内侍文忠上前接过后交给太子。

李承乾看完后,皱眉道:“粮草之事关乎边防安危,不可拖延。户部可还有余粮?”

户部尚书回道:“回太子,自去年关中大旱,各地赋税锐减,户部存粮本就不多。此前为安抚灾民,已调拨了大半,如今所剩无几,恐难以满足河东道所需。”

褚遂良直接就开始发难:“太子殿下,河东道防务乃重中之重,若因粮草短缺致使边境失守,这责任该由谁来承担?如今太子手握神武军,却连粮草调配这般小事都处理不好,又如何担得起监国之责?”

唐朝的大臣,跟皇帝对着干,已经成为一种惯例。

所以褚遂良毫无畏惧。

即便是太子监国又如何,有什么不敢说的。

李承乾目光如炬,直视褚遂良:“褚大夫这是在质疑本太子?河东道粮草不足,非一朝一夕之事,你身为朝廷大臣,难道就没有发现问题,提前奏报?”

“户部存粮情况你也清楚,此刻在朝堂上大放厥词,是想故意扰乱人心吗?”

褚遂良被李承乾的气势所慑,心中一慌,但仍强撑着道:“太子殿下莫要转移话题,臣只是就事论事。如今局势严峻,若不尽快解决粮草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太子既然接管政务,就该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而不是一味指责他人。”

李承乾道:“办法自然会有,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户部无粮,只能另寻他法江南各州今年收成尚可,可从江南调拨粮草,经运河运往河东。”

礼部侍郎王珪出列反对,“江南乃鱼米之乡,赋税一直是朝廷的重要来源。若大量调拨江南粮草,不仅会影响当地百姓生计,还可能引发民怨。况且,运河水路漫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