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兵,本是大罪。但念在你一片‘护驾’之心.”
“便罚你去弘文馆抄写《贞观政要》百遍,好好领悟治国之道。抄不完,不许踏出弘文馆半步。”
李治抬起头,眼中满是惊喜与感激:“是,父皇,稚奴定当认真抄写,深刻反省!”
“你们可知朕为何从轻发落?”
李世民突然起身,缓缓走下丹陛,苍老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
“你们是朕的亲生骨肉,自小在朕眼皮子底下长大。青雀聪慧,稚奴纯善,朕又怎会不知?这次的事,不过是被有心人利用罢了。”
李世民走到李泰身边,伸手轻轻拂去他额前的乱发,动作轻柔得仿佛回到了儿时:“青雀,你编纂《括地志》,朕心中欢喜。但记住,学问是用来治国安邦的,不是结党营私的工具。”
又转向李治,拍了拍他的肩膀:“稚奴,你尚且年幼,以后遇事要多动脑,切莫再冲动行事。”
李泰和李治红着眼眶,齐声哽咽:“谨记父皇教诲!”
“起来吧。”
李世民叹了口气,“太子监国,事务繁多。青雀,往后多去政事堂旁听两次,帮着太子出出主意。”
“稚奴,抄写完毕后,便去协助太子处理文书。你们兄弟齐心,才能把大唐江山治理好。”
李泰跟李治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现在他们还能协助太子治理朝政。
这是明降实升啊。
等于是有了听政议政的资格。
李世民沉声道:“记住,你们是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
“有些事情,不可过分,若再有这般事情发生,莫怪朕言之不预。”
“行了,都退下吧。”
李泰跟李治作揖:“谨遵父皇教诲。”
待李泰和李治离去,张阿难轻声问道:“陛下,如此轻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