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包庇胡商,打压直臣’,父皇纵想保太子,也需顾忌天下士族的口舌。”
柴令武收拾画轴,忽然道:“还有最关键的一步,魏王需亲自面见陛下,以‘皇弟忧心朝堂’为由,恳请‘慎刑慎杀,以安言路’。陛下若问起褚遂良,便说‘其人才华堪比班固,若因宅地之争陨落,恐寒天下士人之心’。”
“班固?”李泰轻笑。“父皇素爱文史,此喻甚妙。但本王若公然替褚遂良说话,恐遭父皇猜忌。”
“所以要带这个。”柴令武取出一本《起居注》抄本,翻至“贞观十五年魏王献书”条目,“当年您献《括地志》时,陛下曾赞‘泰儿贤德,可比河间献王’。此刻重提旧事,便是暗示陛下——魏王所求的不过是‘贤王’之名,而非储位之争。”
李泰接过抄本,指尖抚过“贤德”二字,忽然想起父皇对他说的话:“泰儿,你若安心著书,朕必保你富贵终身。”
那时他跪在太极殿外,望着父皇腰间的鱼符,心中想的却是:富贵?若不能登上帝位,区区富贵,何足挂齿?
李泰将抄本收入袖中:“就按你说的办。”
“明日早朝,本王便以‘贤王’之名,行救褚之实。”
柴令武行礼退下时,听见李泰在身后轻声呢喃:“褚遂良啊褚遂良,你若能撑过这十日,本王定让你知道,谁才是值得效忠的明主。”
——
大明宫。
对于褚遂良之事,李承乾势在必得。
褚遂良虽为正五品谏议大夫,却因能直达天听的特殊职权,成为魏王李泰在朝堂的舆论喉舌。
作为谏议大夫,褚遂良可随时以规谏为名弹劾政敌、点评朝政。
他曾在朝会中多次暗指太子监国政策与民争利,借弹劾地方官员贪腐影射太子用人失察,甚至以《贞观政要》编纂为由,刻意淡化太子功绩、凸显魏王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