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心坎上。他何尝不知道太子的知遇之恩?可权力的滋味太过诱人,辽东这片土地给予他的自由与掌控感,又怎舍得轻易放弃?
次日清晨,襄平城笼罩在一片肃杀之中。
贺兰楚石身着戎装,腰悬长剑,带领百名演武堂精锐直奔王家粮行。李象则坐镇军营,调配兵力封锁码头要道,同时安排暗桩监视其他粮商动向。
面对军队的压迫,襄平城的粮商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只能乖乖献出粮食。
消息很快传遍辽东,其他粮商们纷纷主动前来表示愿意“支援”朝廷。
夜色如墨,裹着辽东刺骨的寒风,顺着窗棂缝隙钻入营帐。
贺兰楚石想起昨日李象的模样。
李象,作为李承乾的儿子,正沿着父亲的轨迹,一步步走向权力的核心。
这些日子与李象的相处。少年在处理辽东事务时展现出的强势与果决,让他都不禁侧目。
面对商贾时的雷霆手段,调配粮草时的周密布局,还有那双看向权力时,逐渐炽热的眼眸。
这些画面交织在一起,与记忆中太子殿下筹划时的模样,慢慢重叠。
“父亲在长安冲锋陷阵,我们在后方,绝不能拖他的后腿。”李象说这话时,眼神坚定得可怕。
贺兰楚石能感受到少年话语中的野心,那是对权力的渴望。
而这份执着,在权力的漩涡中,极有可能演变成吞噬一切的欲望。
如果太子殿下成功发动政变登上皇位,李象作为太子,真的能安于现状吗?
贺兰楚石摇了摇头,答案是否定的。长安的局势必然暗流涌动,各方势力虎视眈眈。李象在辽东积累的威望与权力,会成为他争夺皇位的资本,也可能成为他走向极端的催化剂。
当李象站在权力的边缘,看着父亲的皇位,会不会想起父亲夺取皇位的方式?会不会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