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三百二十二章 年前御前会议,皇帝敲打太子(第一更)

第三百二十二章 年前御前会议,皇帝敲打太子(第一更)(3 / 7)

在询问,但实际上却是在考验。

崔仁师出身博陵崔氏,博陵崔氏女刚刚入了东宫,太子如何表态。

刑部尚书刘德威,这两年是唯一长留长安的六部尚书,诸事最是配合太子,天下治安这两年能够稳定,和刘德威这个刑部尚书关系很大。

至于说阎立德,他是魏王李泰的岳丈。

太子如何对待阎立德,那么将会决定朝中相当一批的人心走向。

面对皇帝的这个考验,房玄龄有些好奇李承乾会怎么选。

……

“户部尚书?”李承乾略微沉吟,突然间他像是想通了什么,抬头道:“父皇,户部尚书掌天下经济,以土地户口、税收、度支统筹等事为要,本来太常寺卿最合适,不过如今太常寺卿不可,那么儿臣以为,应以广州都督阎立德为户部尚书。”

“哦,为何?”李世民有些好奇的问道。

“高句丽。”李承乾拱手,说道:“两三年后,父皇还要东征高句丽,到时,必然还是以户部尚书为后军总管,统掌粮草军械运输。而粮草军械运往高句丽,只有两条路,河北和登州。”

皇帝和殿中七位宰相顿时就明白了过来。

皇帝东征高句丽,粮草要走河北,那么出身河北大族,博陵崔氏的崔仁师必然不能负责后勤要事,所以他第一个被排出。

“至于刑部尚书,他是军中出身,掌管后勤本也没有问题,只是高句丽太远,粮草运输更需要小心一些突发意外……”李承乾的话说到这里就停了下来,但群臣已经都知道了他的意思。

相比于曾任将作大匠,海军都督的阎立德,刘德威在这种情况下的应对的确差了一些。

李世民他叹息一声,道:“太子说服了朕。”

李承乾轻轻躬身,不说长远,两三年后的高句丽一战,粮草运输依旧是难点。

阎立德能够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