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
一旦李象不适合成为太子,那么就可以考虑李厥。
这是太子的父亲,如今的皇帝给的名义。
李治可以肯定,他的皇兄心底也不会反对这一点。
兄弟制衡,朝局平衡,无非如此而已。
但是,一旦兄弟相争,甚至有一人身死,那就是大热闹了。
如果父皇活的再长一些,那么挑动李象和李厥争斗,只要有一起血腥,说不定就有机会废掉皇兄的太子之位。
一时间,不知道多少不良的念头,在李治的心底闪烁。
只要皇帝还活着,他就永远有机会。
……
皇帝坐在御榻之上,看着跪在地上的李承乾,点点头,说道:“象儿为皇太孙,朕打算以长安县尉杨行表为皇太孙侍读,另外以户部巡官崔行功为恒山郡王侍读。”
“儿臣领旨!”李承乾立刻叩首。
殿中群臣一时间神色各异。
长安县尉杨行表,出身弘农杨氏,但是他和中书令杨师道不是一支,他是弘农杨氏原武房的子弟,而杨师道是观王房的子弟。
原武房是东汉太尉杨震的五子杨奉的后裔,而杨师道是杨震长子杨牧的后代。
观王杨雄一脉,和杨坚杨广一脉关系亲近,而杨行表一脉则和杨坚杨广远一些。
如果细细算起来,杨行表还要称呼杨师道一声叔父。
但他们这一脉,虽然还是嫡系,但是迁移到了原武,已经不在弘农了。
也就是说,皇帝以杨行表为皇太孙侍读,既为太子拉拢了弘农杨氏,但是又和他们拉的不近。
至于崔行功,吏部尚书唐俭的女婿,博陵崔氏子弟,那就是河北的谋算了。
长安县尉杨行表和户部巡官崔行功,都是七品官,如今都不在太极殿中,而是殿外。
很快就有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