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三百七十八章 父皇,太子人头在此(第三更)

第三百七十八章 父皇,太子人头在此(第三更)(1 / 5)

李治接过皇帝手诏,然后看向中书省主书权知节,温和的说道:“权卿,辛苦了。”

“一切都是臣该为之事。”权知节面色肃然的拱手。

李治满意的点点头,权知节是权万纪的亲侄子,因为权万纪逼齐王起兵,虽然他自己身死,但朝中对他评价极低。

连累到了权知节。

恰好权知节在户部的时候,曾经是李治的岳丈赵仲坚的部下,他如今又是从七品下的中书省主书。

褚遂良知道他是李治的人之后,就将他带在了身边。

“权卿,还要麻烦你一下。”稍微停顿,李治看向权知节道:“你现在就带着十名卫士,然后从信都郡公那里抽十名金吾卫,下骊山,以诏书带右卫郎将裴肃回京,向太子宣读诏书。”

“是!”权知节立刻拱手,然后小心的问道:“殿下现在就在骊山的消息,要不要告诉太子?”

权知节是知道李治的一些计划的。

李治平静的摇头,说道:“只需要告诉他,陛下是见过高阳公主之后,才发的诏书,若是他再问,就说陛下身体不是太好,这便足够了,太子有足够的能力发现本王已经不在长安了。”

李治不在长安能在哪里,当然是骊山。

皇帝病危,李治在骊山,皇帝又有手诏,令长安文武不得妄动。

这个时候,任谁都会多想。

皇帝会不会在今夜病逝,皇帝病逝之后,会不会将皇位传给李治。

李承乾虽然是太子,但如果皇帝有明确的遗诏留下,当夜废太子,然后立李治为太子,同时令李治继位。

一封遗诏下去,长安百官起码会有一半站在李治这一边。

即便是剩下的人也会迟疑起来。

李承乾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必须要弄清楚骊山发生了什么。

但是,因为有皇帝的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