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门下,孙伏伽率先走出。
二十多名身穿青绿官袍的御史台官员,在寒风中默然站立。
他们的目光落在孙伏伽的身上,神色凝重的同时,眼中还带着一丝失望。
孙伏伽平静的看了诸多同僚一眼,也不劝说,直接从众人身侧走过,然后朝御史台而去。
剩下的众人,看着孙伏伽离开,然后重新看向承天门深处,目光带着一丝期待。
偶尔有人按了按自己的袖口,一本奏本的模样显露出来。
来往的百官看到这群人,都下意识的从城门两侧走过,躲开这群人。
这些人虽多数是八品官,甚至最高也不过是六品,但没人敢惹这群人。
这些御史台的御史,他们这些如果一起动手,就是宰相也能被弹劾下台,而如今,他们盯上的,就是晋王谋逆案。
晋王不死,唐律威严何在。
面色沉重的高智周,终于出现在众人的视野当中,而等到高智周走出了承天门,一众人立刻围了上去,“中丞!”、“中丞!”、“中丞!”。
高智周看向众人,轻叹一声,说道:“已经定了,晋王谋乱,流三千里,发配滇黔。”
众人一下子愣住了。
“不是说永远幽禁北苑吗,怎么改流放了?”监察御史周子谅第一个反应过来。
流三千里是仅次于斩首的重罚,也就是说,皇帝退让了。
“肯定是知晓舆情汹汹,陛下不得不退让。”监察御史皇甫德参冷笑一声,说道:“但不杀晋王,不以血警示后人,玄武门的事情就会层出不穷的发生,这已经不是陛下的事情了,也不是太子的事情,是大唐千秋万代的事情……”
“好了。”高智周打断了皇甫德参的话,神色认真的说道:“陛下在罪己诏,太子上奏,调整诸王属官任职之事,同时……陛下会在正旦大朝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