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600章 朱雄英的理智,宁、辽、肃三藩【求追订】

第600章 朱雄英的理智,宁、辽、肃三藩【求追订】(2 / 4)

大明如此持续地封藩海外,只怕迟早会有海外无地可用的一天呐。”

朱雄英道:“父皇多虑了——海外可建藩之地固然一直在减少,但咱大明获得军功的机会也一直在减少。”

“实在不行,咱们大不了到时候更改宗藩制度,不再允许藩王封藩海外就是了。”

朱标眉头微皱着问,“若不再允许藩王到海外建藩,那些有志藩王该怎么对待?总不能像原历史上你四叔好圣孙那般做吧?”

朱棣的好圣孙自然是朱瞻基了。

原历史上大明将藩王当猪养的政策,基本上是由朱棣起头,朱瞻基定下来的。

朱雄英道,“自然不能像像原历史上那么做,但也不能恢复皇爷爷原先定的规矩——藩王在国内领兵就是祸端。”

“因此,儿臣以为,到时候最好可以引导藩王向科学、艺术方面发展。”

“为何将从政、经商都排除在外?”朱标问。

朱雄英:“藩王若是从政,那么必然会对皇位滋生野心,故而不能从政;至于说经商,背地里让别人帮忙投资赚钱,朝廷自然是阻止不了的,但其本人却不能经商。”

“藩王毕竟有皇家威名,若倚之经商,且不说会出现多少强买强卖之事,说不定还会干扰市场正常运转。”

“另外,藩王若是直接经商,成为了后世外国那样的大资本,可是也会影响朝廷,甚至觊觎皇位的。”

“所以,不仅不能允许藩王直接经商,将来朝廷打压那些大商贾时还需特别注意哪些跟藩王有关系——对于跟藩王有关系的,若其资本膨胀到一定程度,就必须大力打压。”

朱标听完一时无言。

他没想到朱雄英在治国上如此理性,又如此果决。对大明而言这自然是好事,可若以个人角度来看,未免显得无有点没人情味儿。

回过神后,朱标正想站起来说些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