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候下洗手、洗脸、更衣,便来到偏厅与家人一起吃饭。
几个孩子中只有刘若雪、刘若月、刘乐安三人在。
饭后,三个孩子各自回房,刘宽则在偏厅喝茶、看书,顺带陪着一妻一妾闲聊。
朱蕙兰道,“夫君,臣妾已经给若雪物色了几个青年才俊,不如你先过目一下?”
刘宽并未惊讶,点头道:“行。”
朱蕙兰当即让侍女从她书房里拿来一本画册。
待刘宽翻看画册时,朱蕙兰道,“目前只挑选了这十人,既有勋贵子弟,也有近年来在京师出名的普通人家才俊。”
“当然,这个普通人家也是相对的,或是商贾之子,或是小地主之子,又或是中低级官员、将领之子。”
刘宽打开画册,至今上面画着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像,后面还附带两页介绍其个人及家庭情况的文字,所以这份“画册”竟多达三十多页。
说起来,如今大明照相机拍摄的黑白照片已经比较清楚了,但“照相机”仍不小,且拍摄动静也不小,还需要人配合,自然不可能真正普及开来。
所以,这画册里并无照片,都是画像。
但通过这些画像,刘宽看得出,这十名青年才俊个个长得都不赖,甚至可以说都比他年轻时颜值高。
除此外,个个都颇有才华——起码都是大学毕业生,有几个甚至是研究生毕业,或者在读研究生。
至于家庭背景,就像朱蕙兰方才所说,从勋贵之子到平常的富贵之家都有。
刘宽看了一遍,觉得十个人都没问题后,便道:“看起来都挺不错的,可以让若雪自己看看,若她觉得没问题,娘子便安排后续事宜便是。”
朱蕙兰听了一笑,“那我这就去找若雪了——采薇,我们一起吧。”
苏采薇则略带忧虑地叹了口气,道:“只怕若雪太挑剔,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