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六年二月二十七,朱雄英在大善殿宴请朱棣、朱桢以及朱橚、朱梓、朱椿等几位留在大明本土的藩王,并将刘宽、梅殷也叫了过来。
因为朱棣、朱桢等都是回来奔丧的,且朱元璋去世也不是很久,所以这次宴席都是素菜,也无酒水。
席间,朱雄英主动提起话题,与诸藩王聊起来。
“今日也算颇多藩王汇聚,燕王叔作为咱大明第一个到海外建藩的,如今拥兵八十万,据地数千里,不如给其他王叔讲讲建设藩国的经验——像唐王叔、伊王叔可也想去印度建藩呢。”
朱雄英这番话说出来,朱棣以及唐王朱桱都神色一变,惟有伊王朱(木彝)仍自顾的吃着花生米,并期待地看向朱棣。
唐王朱桱在朱元璋诸子中排行二十三,洪武十九年(1386年)生,今年已二十五六岁了。
伊王朱彝则是洪武二十一年生,今年也有二十三四了。
两人因为有志到海外建藩,故而都已入大明军中磨练数年,只是这几年大明并未有大的战事,两人军功才未积攒够。
但是,朱桱发誓,他虽然私下里曾说过印度是个建藩的好地方,却从未公开表示想去印度建藩,也不愿与朱棣这个年长的四哥交恶。
然而方才的话是出自朱雄英之口,他肯定是不能否定的,所以此时脸色颇有点难看。
朱棣脸色也不好看,但很快恢复过来,道:“陛下说笑了,燕藩一二十年不曾有战事,哪里有百万军队?藩国直属加上地方卫所军,也不过二三十万罢了。”
朱雄英笑道,“一个藩国,哪怕拥兵二三十万也不算少了。”
与此同时,朱雄英心里则冷哼了声。
因为根据他安排在燕藩的光明卫所探查的情报,燕藩如今虽无八十万兵马,可四五十万却是有的,甚至可能达到了六十万之众。
朱棣开口直接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