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既是盟国,本王岂能见死不救?”
“只是本王需等将士们休整完毕,将粮草、军械等物资准备妥当,便会立刻发兵救援。
这段时间,还望公孙公子耐心等待。”
高尚武信誓旦旦说道。
“谢陛下!我公孙家定当永世不忘大王的大恩大德!”
公孙渊听闻,赶忙跪地叩首,感激涕零,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咚咚”的声响。
高尚武赶忙上前,将公孙渊扶起,他拍了拍公孙渊的肩膀:
“你不必多礼,本王定当尽快发兵。”
公孙渊怀着满心的感激,离开了大殿。
他在高句丽官员的安排下,住进了一座豪华的府邸。
他吃饱喝足,满心期待着能早日南下解救襄平。
每日,他都会站在府邸的高处,遥望南方,心中默默祈祷着援军能早日到来。
连等了数天,却始终不见高尚武有任何动身的迹象。
公孙渊心中焦急万分,他几次求见高尚武,都被无情地拒绝。
每次去求见,得到的回复都是高尚武公务繁忙无暇见他。
除此之外,高句丽的军队也不曾有集结的动静。
城中的军营里,士兵们依旧如往常一样训练、巡逻,丝毫没有要出征的迹象。
相反,高尚武倒是征调了不少民夫,日夜不停地加固城墙。
那些民夫们挑着担子,扛着石块,在城墙上忙碌穿梭,将城墙加固得更加坚固。
从这些种种迹象来看,高尚武根本就不打算救援襄平。
他之前的承诺,不过是敷衍罢了。
公孙渊看穿了高尚武的心思,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
无奈之下,公孙渊只好返回襄平,劝说公孙康突围而出。
再这样等下去,襄平必将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