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公孙瑾话里有话,御林军肯定有南昭帝以及各个世家门阀安插的耳目,所以直接送去吐蕃,否则有这些耳目在身边,卫渊做事束手束脚不说,还要日日防范他们向京城传递对卫渊不利的消息。
“就按照瑾说的办,立刻传令……”
没等卫渊说完,坐在谋士最后排的糜天禾起身道:“世子,御林军人数不多,起到的效果太小,不如加上杨家军你看如何?”
“杨卫国?”
众人纷纷把目光看向糜天禾,不愧是毒士,这招太他妈损了。
杨卫国背叛杨公,无非就是为了利益前途,他可不是真的想要叛离大魏。
杨家军是他亲信不假,但却不知道他与吐蕃有合作,否则这些对吐蕃恨之入骨的北凉子弟兵,早就兵变了。
王玄策带领御林军前来,可是代表南昭帝御驾亲征,手握圣旨,杨卫国不敢不听。
等他们进入吐蕃,杨卫国不敢下令帮吐蕃杀御林军,更不敢下令不让杨家军在吐蕃烧杀抢掠……
糜天禾这一招,等于彻底让松赞与杨卫国反目,还能防止杨卫国背刺卫渊,同时让汉尼拔镇守河湟关,凭借他和韩束他们二人完全有能力从河湟关打回北凉,一举多得,一石多鸟。
卫渊指了指糜天禾:“好样的,就这样定了!”
“来人,传书给王玄策就按照天禾的计划去办!”
接下来就是部署攻城计划,众谋士与高层一人一句,但却都没有特别奏效的战术。
梁红婵无奈地摇头:“迦裹关,铁门关,想破城只能强攻,但强攻的话我们死伤太多,得不偿失,除非能飞过去……”
啪~
卫渊一拍巴掌,大喊道:“喜顺,拿柳土关的气象志,快!”
门口凑热闹的喜顺先是一愣,紧接着快步跑出去,很快带着他表弟傻憨憨的罗天宝跑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