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奎尔在10岁那年被巴恩斯利挖掘出来,而且是踢中场的,一直到16岁才加盟谢菲尔德联,这才改踢中后卫。
斯通斯就更是一直待在巴恩斯利接受青训培养。
这两名球员都有非常不错的传球能力,就是得益于在巴恩斯利的出色青训。
可就算如此,技术上去了,但防守意识、防守技巧和战术素养等方面的培养,依旧还是严重不足。
这种情况甚至到了2024年,回头去看那些英格兰的天之骄子们,都很容易发现这个问题。
最典型的就是,看看到欧洲大陆历练过的贝林厄姆的踢球,再看看福登等在本土踢球的球员,他们的踢球方式,战术适应能力,明显就是有差距。
哪怕福登已经在瓜迪奥拉的体系下熏陶了多年,问题依然存在。
再看看桑乔在曼联的滑铁卢,到底是球员的问题?还是球队战术的问题?
在2011年,英足总正式推出精英球员表现计划之前,曾经来到贝斯沃特中国人的青训中心和卫星训练中心做调研。
他们对比了贝斯沃特中国人和英格兰最好的几家青训俱乐部的球员的训练时间。
结果发现,杨诚球队各个年龄段的小球员的累积训练时间是其他球队的两倍。
训练强度和训练方法就更不用说了。
全方位差距!
这其实就反应出了英格兰青训的症结。
没有长时间的苦练,哪来的精湛技术?
除此之外,英足总的调研组发现,贝斯沃特中国人在球员的战术素养、比赛意识、阅读和分析比赛的能力等方面,都会从小对球员进行培养。
为了更好的帮助球员适应各种不同的战术环境,球员在青年队时,还会扮演不同的角色,轮流尝试不同的位置。
这大大提升了球员的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