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斯沃特中国人的中卫一向都是一前一后。
到佩佩和蒂亚戈·席尔瓦身上,谁上谁退,都不固定,两人自己说了算。
但很明显,随着球员年龄的提升,上抢型中卫的稀缺,让贝斯沃特中国人现在也面临着难题。
所以,杨诚把范戴克、哈里·马奎尔和约翰·斯通斯都安排在上抢。
一方面,他们都年轻,这时候身体素质好,上抢能充分发挥出他们的优势。
而且,他们缺乏经验,拖后反而会暴露他们的劣势和短板。
另一方面就涉及到顶级中卫的一些规律,职业生涯的发展基本都是先上抢,再拖后。
卡纳瓦罗、内斯塔、萨穆埃尔、费迪南德、维迪奇等人,全部都是如此。
年轻的时候都顶上去,年纪大了,经验丰富了,身体开始退化,就退回来。
杨诚前世,很多球迷对范戴克的印象,基本都是拖后。
甚至有人说,他是永退型中卫。
这实际上也不全对。
范戴克在荷甲,在苏超,在南安普敦时,基本都是上抢型中卫。
何塞·冯特为什么被誉为中卫孵化器?
因为他孵化的中卫里面,就包括了范戴克。
范戴克在英超成名,靠的就是非常出色的上抢,以及惊人的回追速度。
他真正的转型是在2017年1月的那次重伤,直接让他缺席了两百多天。
伤势是踝关节损伤。
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
身高1米93的中卫,就像是一辆重型坦克。
但上抢型中卫需要灵活,还需要回追,在比赛里会不断出现快速折返冲刺。
这对球员的踝关节损伤很大。
所以,瓜迪奥拉的中卫为什么总是容易受伤?
原因也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