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难波城的各个城门口。
只要有活着的东西逃出烈火焚城,不论是谁、也不论人畜,都会招致明军无情的猎杀。
虽然天色仍然一片漆黑,但是难波城本身就是一柄巨大的火炬,让一切人事物无所遁形。
明军弓弩兵甚至不需要点亮火把,就能精准地点杀猎物。
而在弓兵之后,则是蓄势待发的步兵,随时准备补漏。
步兵之后,又有灵活机动的骑兵。
内外三层,将难波城包围得犹如铁桶一般水泄不通。
保证没有一个倭军、或者“训练有素的倭军”,能活着逃出他们的老巢。
“夷平倭人王都的目标,已经可以达成了。”
军阵的最后方,李世绩不禁感叹。
今晚这场将倭国都城烧成白地的军事行动,是他亲自策划的。
先让城中内应打开城门,放进小股部队,在全城各处点火。
因为倭王城大部分是易燃的茅草屋,且布局很是局促,相互之间紧紧挨着,一旦各处发生大规模火灾,几乎不可能扑灭。
而在倭人四散奔逃的时候,王城外的那圈城墙,就成了他们最后的死亡陷阱。
因为城墙的存在,慌不择路之下,倭人必定只能向城门跑去,就像鼠窝被烧以后、老鼠会本能地跑出洞口一样。
这就正好撞上了明军的枪口,省却了明军寻找、驱赶、集中敌人的工夫,像打靶子一样地猎杀目标。
可以说,李世绩的战略战术制订得相当简洁合理。
而明军的强大执行力,又让这战术近乎完美得呈现了出来。
顺利解决了屠城之中军队纪律混乱、漏网之鱼不断的痛点。
彻底贯彻了神皇陛下关于“让倭人付出代价”的最高指示。
“组织力强的军队,屠城起来也格外有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