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会后,曹丕给曹真下达了新的命令。
既然群臣争执不休,那就直接来个釜底抽薪,先将洛阳的大军抽调去兖州布防。
洛阳没了大军驻守,持反对意见的文武都得掂量掂量,是留在洛阳担惊受怕,还是跟着曹丕迁都去邺城。
“一旦抽调大军,函谷关和伊阙关恐不能守。”曹真心有担忧。
迁都,曹真是支持的。
但迁都不意味着洛阳不驻兵,而是洛阳会由政治中心变为军事重地。
如今。
曹丕却要抽调洛阳的驻军去兖州,这等于是将洛阳彻底放弃了。
“不能守就不守,朕已经受够了反对了。朕才是天子!”曹丕语气森冷,显然对朝中持反对意见的文武很是不满。
按曹丕的想法,最多三天就应该达成一致意见。
结果十几天了都还在争论。
这已经严重迟滞了曹丕的迁都计划。
兵贵神速。
迁都同样得神速。
晚了。
就容易流言四起。
威望受损的依旧是曹丕。
见曹丕态度坚决,曹真欲言又止,没有出声反对。
“子丹,不要气馁。朕虽然败了,但大魏的根基尚在。等来日重振旗鼓,定可再夺回洛阳。等到了邺城后,朕会封你为上军大将军,总督大魏内外军务。”曹丕一边给曹真加油打气,一边给曹真许诺官职。
曹洪被变为庶人,曹仁也年迈不堪大用,曹休被刘封生擒过威望不足,夏侯尚又被刘封斩杀,曹氏和夏侯氏的其余文武,虽有些才能但都不堪大用。
如今曹丕能倚重且深信的也只有曹真了。
至于陈群、司马懿等人,终究是外姓。
这次迁都争议能持续十余日,最大的原因就在于陈群和司马懿,二人是坚决反对迁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