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两壶好酒。”
老四本想去胤禑那里,转念一想,他刚在德妃这里吃了闭门羹,若是喝多了,说了错话,反而会让胤禑看轻。
“我还是回户部吧!”老四挥了挥手,登上大轿,憋着闷气的走了。
胤禑既然说要回府,也索性回了自己家。
翠晴发觉胤禑的心情还不错,便趁着亲手更衣的当口,小声说:“爷,年侧福晋又来了,观音陪她去了后花园,还上了酒菜。”
胤禑点点头,说:“她们是亲姊妹,四哥又爱之极深,根本舍不得管她,我又何必多事呢,一切随她的心意吧。”
翠晴一听就懂,胤禑很希望年观音和年海棠走得更近一些。
实际上,年海棠只要有空,就总来找年观音,还隐藏着替年观音撑腰的意思。
年观音虽然替胤禑生了个儿子,可是,她的位分至今还是不入流的王府格格罢了。
在大清的王府之中,已婚的女人们从高到低,依次分为:嫡福晋、侧福晋、庶福晋、侍妾、格格。
实际上,所谓的庶福晋,不过是王府的下人们,对受宠侍妾的内部尊称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王府的侍妾,其实是受了汉臣士大夫们,根据女人的出身,把妾分为贵妾、良妾的影响,故意给不入流的格格们,凭空增加的一个层级。
总而言之,不管是庶福晋,还是侍妾,官面上一律不承认。
胤禑自然心里有数,年海棠总来他这里作客,其实是想让他把年观音抬为庶福晋。
可问题是,年观音在康熙那里留了狐媚子的恶名,胤禑若是硬抬了她的身份,反而有可能害了她。
反正吧,等老四登了基,只要年海棠舍得猛吹枕边风,年观音晋为侧福晋的事,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
胤禑坐下喝茶的时候,外头忽然来禀,“爷,四爷府上的年侧福晋,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