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好事吧?对于西方世界了解我们的文化很有益处……”
这话乍一听一定很有道理,其实非常想当然。
在欧美推广书籍,如果没有名气加成,那么条件非常苛刻。
压价都在其次,个别出版商简直是拿方星河当傻子耍。
有些人抱着捡漏的心态,打算把出版权拿下,回国之后也不必卖力宣传,靠着自然流量能卖多少算多少。
另外一些人更恶心,承诺给了一大堆,但是合同上的推广资源全是陷阱,纯粹是欺负方星河没有能力监督。
极个别带着诚意来的,又要求方星河配合他们的宣传方案,比如出席活动、上节目、制造争议,等等等等。
总之,不管答应谁,都是放自己的血给他们吸。
他们倒也不是专门针对方星河,这年月的中国作家,就这待遇。
放别人可能就忍了,没必要跟钱过不去,可你方哥忍不了,都他妈滚一边去,这书我不在欧美出版了。
当然,面对记者没有必要这么讲,现在的国人对于方星河走出亚洲冲向欧美有一种巨大期待,他们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大困难多少不愉快,就只是盼着有一个人能够提振心气。
方星河不想嘲笑这种朴素的渴求,时代如此,何必苛责?
于是他稳重回道:“想要打开欧美市场,传播中华文化,青春文学不是好载体,影视才是更恰当的钥匙,这也是我想学习导演的核心原因之一。
《少年的我们》确实没有欧美出版计划,不过我有规划,或许是下一本书,或许是第一部电影,总之,世界终将认识我,并为我欢呼。
那一天,不会太远的……”
草,你可真tm稳重!
记者们得到这样有爆点的回答,终于心满意足,匆匆散去。
当天首都台地方新闻就播出了采访画面,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