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蓬荜生辉。”
元济真人还了半礼,笑道:“天篆派与求真观祖上有旧,今日才到访,才是贫道之过。”
元济真人没摆架子,态度和善,玄通与玄玉自然更是热情招待,一行人步入山门。
至于真人话中歉意,谁都能听出是客套之言,不会傻到顺着说。
昨日拜帖上写得清清楚楚,明面上元济真人是为了跟玄明师兄论道,是以两道人边聊边带元济真人直奔藏道峰。
问道院,茅舍里。
感应到元济距离。
玄明起身,一步出院,便至峰脚。
虽说元济真人实力不及他,但道门真人都在一个大境,理论上可道友相称。
对方又远道而来。
于情于理,他都应该迎接。
等元济真人来到峰脚,便见一位身着宽袖道袍的老道等在那里,面色红润,须发雪白,寿眉疏朗,手持拂尘,脊梁挺直如松,神采奕奕似阳,仙风道骨,气质绝尘。
来者是客,玄明率先开口行礼:“玄明见过元济道友。”
心赞之余,元济不敢怠慢,立刻还礼:“元济见过玄明道友,耳闻不如一见,道友风采出尘。”
“道友谬赞了,老道只是一位粗鄙山野之人,不比真人任职广法司,位高权重。”
两道人相互客套几句,没在峰脚耽误功夫,玄明请其上山一叙。
问道院,苍劲老松挺拔苍翠,冠如华盖,遮住炎炎烈日,洒下一地清凉。
玄明与元济对坐。
玄通与玄玉作陪。
石桌上茶香袅袅,玄明亲自为元济倒茶,茶是山茶,水是山泉,壶杯是凡物,都很普通,可倒茶之人不普通,饮茶之人亦不平凡。
茶香扑鼻,一口清茶入喉,元济赞道:“品茶观经,闲游山水,师法自然,道友的清闲自在令贫道着实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