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万吨以上。
这还仅仅只是建造初期。毕竟未来自己肯定要有更大规模的建造计划。
而现阶段,自己的所有金属年产量一共才两千来吨,钢铁产量仅仅才一千五百吨左右!
这个差距也太大了点。
“钢铁是一切建造的基础,要优先发展炼钢工业。那么……先造一座高效率的、专业化的钢铁厂出来!年产量至少也要在十万吨以上!”
从一千五百吨直接跨越到十万吨,这个步子似乎也太大了一些。不过李青松并不着急。
因为他知道这是一项长期计划,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自己还有时间。
按照这个目标,李青松再度开始了等待。
在这一阶段,对于克隆体的培育仍旧没有停止。克隆体们仍旧在以每半年205个,每年410个的速度增加。
钢铁厂、铸造厂、化工厂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产能也越来越高。
但此刻所建造的这些工厂与初始的那些工厂并没有什么区别,同样低端,同样小型,与李青松计划之中那种专业化、大型化的工厂相去甚远。
要依靠这种落后产能来供应自己庞大建设计划所需的钢铁,根本不可能做到。
但没办法,现阶段的自己只能通过增加这种小工厂的数量,来完成初期的实力积累。
便这样又等了两年时间,也慢慢蓄力蓄了两年时间,伴随着总计800名克隆体——原本有820个的,但有20个培育失败了——的加入,李青松麾下克隆体数量终于突破了一千大关,来到了1100个!
足足1100颗大脑和身体可供李青松毫无阻碍的驱动!
并且,在这两年时间之中,克隆体们也并不是只知道机械一般干活。
在工作的过程之中,李青松也会使用克隆体的大脑进行思考。
譬如,电线该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