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点火,推动着整体质量极大降低的箭身继续加速。
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再之后,第二级火箭脱离,第三级火箭点火。最后,探测器与第三级火箭分离,进入到了惯性航行状态。
此刻,它的速度已经达到了李青松所有航天器都未达到过的超高速度,达到了每秒钟80多公里!
并且,在接近太阳的过程之中,它的速度还会再不断增加。
因为接近太阳的过程,可以类比为一个重物从高处落向地面的过程。
在李青松的计算之中,最接近太阳的时候,这颗探测器的速度会达到最高,甚至于超过300公里每秒。
是的,它并不是直接飞向地球的,而是要先飞到太阳身边,并在这过程之中一直加速,绕过太阳之后,再借助太阳的引力减速,之后才会到达地球。
但……就算如此之高的速度,这颗探测器要从洛神星到达地球,也需要约6.5年的时间。
并不是李青松不想更快,而是做不到。
就算仅仅只是此刻的速度,都是通过数万吨燃料的消耗换来的。
一枚总质量达到了七万余吨的超巨型火箭,只为这质量仅有五吨的探测器服务,最终也只能将它加速到此刻速度而已。
而这五吨的探测器之中,又有高达4500kg的载荷同样是燃料,用于在接近地球之时减速。
否则它便不能停留在地球环绕轨道。
到了最后,到达地球的真正有效载荷,仅仅只有0.5吨而已。
纯化学燃料推进就是如此浪费。
但没有办法。此刻的李青松不要说蓝图克文明使用的高速离子推进,便连人类使用的二次加压推进技术都还没摸到边。
此刻,这台小小的探测器已经一头扎入了深空,向着太阳所在的方向急速飞行。而除了一些关于坐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