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么庞大的数据量,再加上,刘院士他们实验室可是集合了军方科学家里面最优秀的一批,基本上实验是不太可能出错误的。
怎么可能居然还是凭借数学模型,找到了纳米镀膜的路径?
这个消息在外界没人知道,当然是没有引发什么动静,但是在系统内部,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某个部门在前两天,已经专门找到了怀校长,暗中增加了郭浩的安保待遇。
这意味着,郭浩已经是上面重视的科研种子了啊!
想到这儿, 怀校长微微有些感慨。
此时他突然想到,郭浩去年和江雷院士说的那些话。
计算材料学,才是材料学真正的未来。
当时的怀校长和江雷院士,其实没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毕竟计算材料学的境遇并不好。
这门学科,几乎是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被提了出来,然后有过一段时间的发展。
但是一直到21世纪初, 这门学科,依旧还是处于偏理论研究的层面,至于实际操作,成功的例子,少之又少。
大部分人都只是将这门学科当成是一个理论指导的课程。
很少有人会真的将这门学科,真的拿到实验室来,真的靠数据来进行实验。
原因很简单。
精度不够。
材料学上,很多新材料的出现,会是一个混沌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并不是数据可以计算的,甚至大家都不知道这个材料,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但是变化就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用数据来计算?
还有就是,现实中的精度和数学领域的精度,很可能不是一回事。
因为现实中的精度,是可以出现无线不循环小数的。
这种情况下,数学又该如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