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出头,直到这首曲子被他弹到炉火纯青,顺带中途小修小改,这才总算成了。
后面就是在cubase上调音,也花了大半个小时,最终生成一首曲子。
时间:下午五点半。
许临把手机立起来,给自己录了一个弹吉他的短视频,没有露出脑袋的,就是他坐在椅子上弹吉他。
录制结束后,许临又在短视频平台上弄了个新号。
昵称:许先生?
许临搜了一下,发现这个昵称一大把人。
随后果断换一个:玉树临风许先生。
紧接着许临就上传了这个视频。
整了这个之后,许临就登录了作家后台,弄了个单章出来。
“我给这本书配了一首曲子,大家可以去短视频平台搜索:玉树临风许先生。”
另外,许临还截图了短视频主页,免得读者找不到人。
许临这本书读者数量庞大,当即就很多人点进来了。
一般来说,大多数读者是懒得去找的,但是,正如上面所说,许临这本书读者基数庞大,十个人当中有一个人去搜索,那都一大群人了。
至于读者数量,正版读者,追读的人有好几十万人,盗版追读的就更多了。
很多人点开短视频平台,搜索“玉树临风许先生。”
很快就找到了。
众人点进去,只有一个视频。
头像还是新号那种,也就昵称改了,头像没改。
人们好奇地点开许临弹吉他的视频。
但很快,就有一大群人从emo状态中退出了视频。
“家人们,我emo了!”
“我也emo了!怎么这首曲子这么痛啊!”
“好听是真的好听,非常有味道,明显的经典曲子,但是痛也是真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