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没钱赛什么车? > 180 日企的“玉碎”观念

180 日企的“玉碎”观念(8 / 9)

鲍伯·贝尔追问了一句,他知道特鲁利胜利心切,想要争夺一号车手的席位。

可这必须得考虑赛车的散热情况。

“怎么降温?”

“速度越快冷空气进入越多,就意味着热空气排放更多,这是个死循环!”

特鲁利同样是个直性子,他感觉用发动机尾气去增加下压力,真不知道是哪个小天才想出来的。

本来轮胎就高温,热气一吹直接温度爆表。

如果说正常情况下全热熔胎的工况温度,就如同口香糖一样黏在赛道上面。

那么高温催化之下,轮胎表面已经成为了粘鼠板。

哪怕赛车没有爆缸,这种轮胎损耗也会扛不住正赛六十圈的赛程。

某种程度上,这辆tf110赛车就类似于后世的哈斯,胎耗非常夸张。

排位赛里面往往能跑出好成绩,到了正赛立马查无此人,长距离简直就是一坨!

设计方向真的出问题了吗?

得到特鲁利的反馈,瞬间让鲍伯·贝尔有些怀疑人生。

小车队接盘原型车有利有弊,利的一点自然是节省了研发成本跟时间。

历史上hrt车队连风洞都没有,纯纯一个组装厂巴不得有现成的原型车接盘,不然他们造出来的只会成为赛道上的“移动路障”。

可是有实力的车队,往往不会想要接盘别人的原型车。

弊端很明显,那就是天才的设计思路,很难分享跟产生共鸣。

特别是f1赛车这种气动布局极度精密跟复杂的产物,哪怕鲍伯·贝尔能力不差,还主导研发出几辆火星车,依然无法跟丰田设计师产生完美的思路共鸣。

相比较之下,罗斯·布朗接盘ra109就容易许多。

毕竟这辆车就是他主导设计与研发,压根不存在任何学习成本,到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