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没钱赛什么车? > 190 F1围场的压迫感

190 F1围场的压迫感(8 / 9)

110来举例,赛车整体风格偏向于转向不足。

可一旦放平尾翼低下压力调校,后轮又容易出现打滑。

尾翼下压力加高一点的话,配合废气扩散器,又容易造成胎温过高。

前轮同样如此,刹车制动力偏前虽然能改善转向不足,但力度调大一点会出现锁死轮胎,力度调小了又没什么效果。

同时刹车比的变化,又将影响整辆赛车的操控平衡。

这就是为什么f1赛事经常能看到神一场,鬼一场的场景。

哪怕就是“御三家”级别的调车团队,也会出现上一场争冠,下一场跟中游集团打的有来有回。

就在于想要找到赛车跟赛道的平衡,实在太难太难!

不仅仅是陈向北反馈,奥德托同样告知车手赛车数据。

“北,左前轮磨损偏大,注意走线方式。”

“t8弯少借用路肩,前悬架发出警告信号。”

“t1弯过后长直道有颠簸,底盘很容易出现磕碰。”

“油液快要消耗完毕,这一圈进站。”

一道道车队指令,通过奥德托的麦克风,不断传递到陈向北的耳中。

接连的进站调校,出站测试,让陈向北的圈速越来越快,已经进入了1分31秒的领域。

更重要一点,就是他跟特鲁利的圈速差距,可以说相差无几!

测试低速弯的能媲美测试高速弯的队友,意味着的正常情况下陈向北单圈速度,至少比特鲁利快了0.3秒以上。

要知道特鲁利这些年在f1围场,可是以单圈闻名!

如果说他整体实力是个中游车手的话,特鲁利单圈绝对能达到上游集团的标准。

陈向北一个新人,能挑战上游集团进入q3吗?

没有人提前知道答案,不过hrt车队的最终测试圈速,却没能挤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