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塾房专心读书,前去催促的下人都不敢打扰呢。”
“真有此事?”诸葛夫人惊讶道。
“赶紧的,让平丫头快些回来,莫要打扰了原儿读书。”
诸葛夫人脸上露出喜色,要知道自家的儿子可是素来讨厌读书,在学堂的儒家书籍上胡涂,写了几个大大的“俗”字。
今日怎会转了性子!
“今日你们走路都轻些,莫要惊扰了少爷读书。”
诸葛夫人吩咐道,“再把炉火烧得旺些。”
她脸上满是欣喜,继续说道:“今日你们都有赏。”
一众下人闻言,连连称是,心中皆感欢喜。
诸葛夫人忆及数年前,书院中那位先生之语。
“倘若那天原小子真有心向学,便将其收为关门弟子。”
那位先生昔日曾为夫子驾车,年少读书时即有白鹿相伴,曾于鹿台醉酒,一剑斩落一片云,降下勃勃春雨。
后来心灰意冷,折剑隐居于陋巷之中,但以其昔日之名,即便非夫子亲传,夫子之四位弟子亦需尊称一声师兄。
若原儿得其庇护,前程自是一片青云。
为人父母者,岂能不为子女筹谋!
诸葛夫人面上更添光彩,容光焕发。
她忽地忆起原儿突然发奋读书之缘由,以及方才所言:
“原儿去了澄苑?那不是仆役居所吗?”
“观少爷又是何人?”
诸葛夫人记忆中倒是没有观少爷的印象。
府中除设宴之“四司六局”外,尚有帐设司、厨司、茶酒司、台盘司,以及果子局、蜜煎局等诸般机构。
至于洗衣、采买等事务,则皆在澄苑办理。
下人连忙答道:“澄苑住的观少爷,乃是老爷第九子,有老爷的姓,名观。”
下人奴婢都是避讳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