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步走出来,一旦成功,他就不再是单纯的商业片大导演。
而是兼具了艺术与商业的电影大师,历史级的巨匠。
历史评价,将会截然不同。
“远哥,不管别人怎么想,我永远支持你。你是我认识的最天才的导演!”
“除了你之外,我根本想象不到,有人会为了拍一个几秒钟的镜头,冒着生命危险。”
路知远冒着生命危险,拍一个几秒钟的镜头,不是一次两次。
《升级》,台风登陆那一天,在涠洲岛,所有人都躲了起来,就路知远的剧组,每个人绑着三根保险带,还在海边拍摄。
《铁甲钢拳》,他登上慕士塔格峰,在黑湖边,拍出了双重日照金山,拍完之后,路知远高原反应强烈,直接在喀什躺了一个礼拜。
《环太平洋》,他又带着人跑去冰岛,在极地之夜,不惧严寒,足足蹲了一个多礼拜,就为了拍到一个极光下的机甲镜头。
这个世界上,有几个像路知远这样的疯子?
对于电影的执着,可以说达到了极致。
天才向左,疯子向右。
这句话,就是路知远的真实写照。
“娜扎,退下。我来说几句。”
娜扎刚才说的很好,但还有几个重点,没有提到。
路知远准备重新强调一遍。
“这部电影,视觉效果方面,将会有三个特性。”
“既然运用了弗里德里希的浪漫主义美学,那么,摄影师这边……”
路知远看向了摄影指导。
“我只有三个要求。”
“一、雾霭迷离的孤独感。”
“二、崇高自然的巨大压迫感。”
“三、战争废墟中的永恒神圣感。”
说完之后,路知远又看向了负责场景搭载的设计制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