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伊凡罗斯帝国仍然保持着这个优良传统。
每一分每一秒,本土各地的征召师和国民射击兵旅的动员进度都在增加。
数以百万计的预备役士兵乘坐火车源源不断的赶到集结地报道,个别部队甚至已经开始临战训练。
具体到战术来说,一些不起眼的条令其实能够造成深远影响。
根据帝国战争委员会的行政命令,独立坦克旅应在战时配属加强给步兵师或步兵军。
并且,至关重要的是这道命令的附注——坦克指挥官有权利拒绝步兵指挥官不合理的安排。
历史上却截然相反,苏军坦克部队竟然要听从步兵部队的指挥,等于是让外行指挥内行,直到大战中期苏军才修改了这一荒谬的规矩。
伊凡罗斯陆军独立坦克旅的编制为:
>旅部
>旅部连
——侦察排
——通信排
——运输排
>坦克营x3
——战列坦克连(10辆t-35多炮塔坦克)
——巡洋坦克连(13辆t-34坦克)
——驱逐坦克连(13辆bt-7坦克)
>防空连(9辆四联装7.62毫米马克西姆重机枪卡车)
>技术保障连
总体上,一个齐装满员的独立坦克旅大约有1300人和108辆各型坦克。
受限于国力,伊凡罗斯只来得及制造差不多600辆t-34早期型,不列颠方面帮忙代工了250辆。
这不足千辆的新型巡洋坦克被妥善的集中运用,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坦克部队的战斗力因为它们而得到了质的飞跃。
伊凡罗斯总参谋部将它们视作重创瓦尔兰德的铁拳,它们也不负众望的给帝德装甲兵带去了无尽的恐慌。
米哈伊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