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自学,看懂外语新闻频道。
为了支持刘大吉学习,老爷子每次去乡镇赶集,都会从回收站给刘大吉带回各种各样的书籍。
还记得龙国的诗词大会,最后的飞花令大战吗?
当年的诗词扫地僧,把飞花令破到了圆周率第204句。
而当时上一年级的刘大吉,坐在电视机前,不仅全程反应比扫地僧快,还默默说出了第205句。
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孩子有天赋,是一件好事。
但是,孩子太有天赋,却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刘有贵老爷子文化不高,但他也知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
在狗儿村,在宜城,刘大吉是神童,是天才少年。
可一旦走出去,去了首都,去了魔都,去了外面广阔的世界。
天姿灼灼但是又缺乏背景引路人的刘大吉,很有可能只是别人眼里的“工具”。
刘大吉不缺天赋,但是缺阅历。
对于一个13岁的少年来说,这样的天赋,反而会给他带来麻烦。
爷爷刘有根文化不高,这个家也帮不了孙子什么。
只能让孙子尽量隐藏自己的实力,等待着孙子成年,积攒了足够的阅历后,自己决定要走哪条路。
但很明显,刘大吉并不理解爷爷的苦衷。
对于已经在接触大学专业知识的刘大吉来说,已经无法忍受成天和一群“小孩儿”一起读书。
愿意待在乡里上小学,是因为刘大吉可以每天回家,可以帮爷爷干活。
原本打算去镇上住校读初中,是为了那点奖学金给爷爷买电动三轮车。
现在电动三轮车也给爷爷买了,刘大吉也彻底失去了去读初中的动力。
对他来说,既然都要离开家了。
为什么不去读高中呢,有可能的话,他更想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