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得提学大人瞠目结舌。
而后他很快便反应过来,为何宋知府、叶县令会星夜兼程赶来开封寻找自己。
九岁,县案首!
提学大人可太懂这意味着什么了!
但提学大人转念一想,不对啊!
因为东莱先生如今就在开封,还刚问自己借了孤本藏书呢!
当时跟东莱先生闲聊,对方似乎提过一嘴:我那小弟子,最近风头太盛。所以我准备压一压他,让他稍微低调点。
……不是,这就是您口中的‘低调’?
让弟子写两篇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八股文?
提学大人不解,并很是震撼。
难道老先生口中的低调,和我等凡人理解的低调,是两个意思?
那这县案首,是点,还是不点啊?
一旦点了,别说南阳县令叶怀峰,就算自己这个河南提学,都得做好礼部官员来盘查的准备。
更要命的是,李端还是河南布政使。
郑阁老怕是也跑不掉,怎么都得被参两本。
自古以来言官都这臭德行,有事没事,先开喷。喷不死,不亏,喷死了,血赚!
于是,想明白其中关键的提学大人也头疼了。
这事儿他不能明着请示李端,布政使大人插手科举,这简直是在明晃晃给对手递把柄。
所以琢磨片刻后,提学大人想出一个主意——探探东莱先生的口风。
万一郑阁老就是想让徒孙做九岁县案首呢,他没必要、也不敢在其中使绊子。
因此。
提学大人亲自誊抄了那两篇八股文,带着去找东莱先生,语焉不详的问道:“老先生,您看这两篇文章,可能点做魁首?因为一些很复杂的原因,我们正在纠结。”
东莱先生一开始只是随意扫了两眼。
而后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