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不敢要奖赏。愿前往陕西赈灾,为陛下分忧。”
嘉和皇帝看向郑霞生。
郑霞生略作思忖:“汉中府有个空缺。”
昌涛心脏扑通扑通跳动,若非在皇帝眼皮子底下,他怕是都要笑出声来。
嘉和皇帝笑道:“既如此,昌爱卿便去做汉中知府吧。”
从县令,到知府,连升三级!
报一场祥瑞,少走二十年弯路!
这又是谁的一辈子!
“微臣,多谢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昌涛激动叩首,鸣谢天恩。
心里想的却是:回去以后,我一定要把贾邵先生给供起来!
嘉和皇帝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
郑阁老,和喜不自胜的昌涛,一起走出乾清宫寝殿。
他们刚出去。
一位小太监便走了过来:“昌大人,请留步。”
昌涛顿时停下。
郑霞生瞧着这一幕,未发一言,独自朝着内阁去了。
寝殿内。
嘉和皇帝看着手中贾邵写的字帖,和那张对联字条,神情带笑。
司礼监太监见他心情好,凑趣道:“这贾邵,实乃有福之人,这般年轻,便入了陛下的眼。可要奴才派人,去查一查他?”
嘉和皇帝笑骂道:“蠢货,蠢货啊!你且记住,水至清则无鱼,这世间,谁又能经得起彻查呢?”
“让昌涛等一等,你去取一柄玉如意,交给他带回孟津,赠予那贾邵。”
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深谙平衡之道的嘉和皇帝,自然也懂何时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说到这里。
皇帝略作迟疑,又道:“再……带封信,并玉如意一起吧。”
信?
司礼监太监略作琢磨,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