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欺君,反而是在效仿范蠡隐世报国,忠臣暗助圣主?
胡说八道!
朕一个字也不信!
皇帝面无表情绷紧的嘴角,不自觉缓和下来。
郑人争年?
这话倒是有几分道理。满朝文武汲汲营营,高谈阔论,实在可恶!
眼前郑霞生、陈秉二人,不就在互打机锋,与‘郑人争年’何异?
嘉和皇帝冷冷瞥了两位首辅一眼。
两位首辅:?
皇帝不理会他俩,继续看信。
磨去誩字浮嚣苔锈,令羊毫化万钧之笔?
这一句,‘拳拳赤诚之心’扑面而来。
再加上一句‘秃笔残砚,静待雷霆或甘霖’作收尾。
不仅将皇帝比作‘天象’,甚至还有点‘贤士静候明主’的悲壮。
好你个贾——好你个崔岘!
欺君罔上就算了,还敢在朕面前渴求‘入仕’?
岂有此理!
但,嘉和皇帝又看向那句‘为陛下录《豳风·七月》之实政,非《子虚》《上林》之虚辞’,不免心生神往。
若是让崔岘进入朝堂,这种太平盛世,真的能实现吗?
这个想法只是在嘉和皇帝脑海里浮现片刻,而后他的眉头便狠狠一跳。
不对劲!
那厮犯得是欺君之罪!
怎地送来的这封信,完美规避罪责。
用华丽的文字,巧妙地拆解,愣是将一场欺君罔上的罪责,变成了一场展示才华、表达忠心,甚至‘推销自我政治学术抱负’的精彩演说?
嘉和皇帝反应过来了。
于是内心油然生出一股……憋闷?!
对,就是憋闷!
话说的这么漂亮,实则没有一点认错的诚意!
还拆字呢,就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