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文字,对于他来说,是陌生的、新奇的、却又醍醐灌顶的。
看到最后,崔钰手掌都开始发汗。
他放下稿纸,将手掌在衣服上,使劲、一遍又一遍仔细擦拭。
一如当年。
他去顾夫子的私塾开蒙,第一节课,初次接触到书籍那般。
那天,崔钰明白了什么叫做‘开卷有益’。
而这一次,似乎和他初次步入学堂,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当年,顾夫子在他们读书之前,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为什么读书?
崔钰想的是:为了不牺牲阿弟,为了光耀门楣,为了不做泥巴腿子,为了天下所有泥巴腿子都可以读书,且不必牺牲自家阿弟、阿妹。
随着年纪渐长,崔钰逐渐懂得,自己立下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贪婪愿景。
直到此时。
直到此刻。
他看完了阿弟对《诗经》的注解,突然觉得,一切,皆有可能!
若说昨夜,即将成为文坛历史上最璀璨的一夜。
那么今日白天,同样注定是耀眼夺目、千百年后也会被铭记的一天。
因为这小小的崔家啊,不止有一位‘圣人’。
还有一位‘半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