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所以敢跟《bj文艺》谈条件,是因为他有足够多的底气。
《bj文艺》不打算出高价,还有《红旗》,还有《十月》,甚至我多花钱时间,就投《收获》了,咋的?
反正我这部小说质量没得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我又不着急挣钱,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情嘛,肯定能发表。
张德凝后悔不迭,回到编辑部,跟总编一说,著名诗人、教授林庚先生气得差点把茶杯拽她身上。
“你去之前我就跟你说过,给高远最高标准的稿酬,因为他太有话题性了!
你干了多少年的编辑了?
不清楚一名作者有了话题性,他的作品就会受到万千读者的追捧吗?
况且高远这孩子的作品是经过检验的,《人民x报》都刊登了他的作文,北影厂都肯出高价购买,然后拍成电影,你怎么就鼠目寸光,连7块钱都不舍得花?”
林庚勃然大怒。
张德凝像是个鹌鹑,缩着脖子辩解道:“您息怒,我这不也是为了咱们杂志社控制成本考虑么,少给高远两块钱,咱们杂志社就能节省100块钱……”
“我还是那句话,你鼠目寸光!咱们这个季度的第二期刊物若能因为高远这部小说多卖1000本,这100块钱就挣回来了!
多卖10000本呢?咱们就是纯赚的!哪头轻哪头重你分不清楚吗?
去!
立马去跟高远道歉,务必把他那本《李志远》的小说版权买下来。
买不下来,你自个儿主动辞职吧!”
张德凝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为自己耍小聪明的行为后悔的同时,耷拉着脑袋快步走了出去。
高远正在上下午课。
胖胖的陈贻焮老师这节课讲的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徐志摩,名章垿,初字槱森,后改字志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