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等地。
洪武晚期一度想要对全国人口进行调整。
只可惜因为朱标的死亡,他忙着给朱允炆铺路,这个计划就搁置了。
朱棣继位后,从江浙、江西等地,大规模迁徙富户填充北平。
这几次人口迁徙,有效的调整了人口布局。
只不过可惜,这个政策并没有作为制度延续下来。
等到仁宣时期,人口调整计划就被搁置。
明英宗和明代宗就不提了。
宪宗用二十多年替他爹擦屁股,也没精力再执行人口迁徙计划。
明孝宗……也可以忽略不提。
再往后大明朝廷是有心无力,江南豪族已经形成规模,朝廷想调整也调不动了。
从这一点上来说,朱元璋的天赋确实很高,意识到了豪强问题,想要调整人口分布。
但可惜,他明白的太晚,而且对此事的重视也不够。
毕竟他单纯是通过自己的经验,察觉到这一点,对地方宗族士绅势力的认识远远不够。
但这一世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在马钰的提醒下,他们对这方面的认识更加清晰。
调整人口布局的想法也就更加强烈。
计划往洛阳、长安、凤阳、安阳、北平五处迁徙富户。
这五个地方,起码也能迁六七十万户。
既能完成南方人口北调,缓解南北分化的危机。
又能将豪民从本乡本土迁走,让他们失去对地方的影响力,从而削弱他们的实力。
豪民都有钱,他们雄厚的资本,也能快速让这些地方富裕起来。
而失去了这六七十万户的豪民,对南方的地方势力是一次巨大的削弱。
相应的,朝廷可以更从容的将权力集中起来。
同时豪民空出来的位置,也可以让无地的贫民来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