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三十九章 民夫

第三十九章 民夫(4 / 7)

田。”

叔孙通了然,再看这三个亭长,又道:“几位也都是当初一起去楚国打过仗?”

三个亭长又是齐齐点头,此三人一个须发花白,另两人看着年轻一些。

老秦军的特征其实很明显,尤其是系腰带的方式,以及发冠的梳理方式,只要在秦军中打过几年仗,以及秦军中的那种气质,这些痕迹是很重,很容易就能看出来。

而蓝田县在很早以前就是秦军的大营,如此一来,更能断定这些民夫以前是秦军的来历。

看他们正在张望着这里,叔孙通道:“一天两斗粮食,要是嫌少,可以做一些更累的活。”

说着话,叔孙通指向远处,正在有人敲打着木桩。

“一天两斗,可。”

那位最年迈的老亭长点头,余下的两位亭长也跟着应声。

在秦制下的亭长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自从公子扶苏向始皇帝请命之后,关中各县都知道了洛水边需要人干活,一天给两斗粮食。

叔孙通这些天接触了不少的民夫,绝大多数的民夫都是各县几个亭长带队过来的。

亭长要保证自己手下的人来这里干活,能够得到粮食,干活就要有收获。

亭长是官吏,若是他们遇到官吏,还能有亭长帮衬。

反倒是单独来找活干的人少,多数都是亭长带队,一伙民夫壮丁抱团而来,也怕自己县的人被欺负了,众人互相帮忙。

到了发粮的时候,村子里的几个妇人看着粮食发放的场面。

最心疼的便是狸奴儿,她眼看一车车的粮食从库中运出去,哀叹道:“这是多少粮食呀。”

一旁有个身形胖胖的大婶道:“现在送出去这些粮食算不得什么,来年能多垦几亩地,就都回来了。”

另一旁有个稍瘦些的婶婶,一边织着麻布道:“说是还要再运十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