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 第二十四章:赏功于下,掩人耳目

第二十四章:赏功于下,掩人耳目(3 / 4)

郡公位列国公之下,这已经是天下少有的高门显贵了。

有了这个开国郡公爵,赵家必将延绵子嗣,代有英才,他如何能不感激涕零呢?

“起来吧。”

摆了摆手,李承乾继续道:“东宫的庄田足够多了,没必要继续购买。”

“孤瞧着安置在这的百姓大抵有2万余人。”

“终南山西起秦陇,东至蓝田,相距八百里,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终南。”

“山中野兽出没,人参、灵芝等药材多不胜数,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开垦出来的坡地可以栽种桑树,妇孺养蚕缫丝,青壮年除了侍弄耕地,也可习练弓箭,充作猎户。”

“从民间招纳一些善于炮制药材的能手,教授一些幼童辨别、炮制药材之法。”

现如今,魏王府、赵国公等势力对东宫虎视眈眈,稍有不慎便会沦为他人把柄。

终南山看似远在秦岭,实则各家耳目众多,他还不至于蠢到在这里建立造反班底。

尽管李承乾知道终南山有金矿、黄铁矿,可他并不打算开采,一来,东宫不缺钱、粮,二来,金矿动人心,铁矿是冶炼兵器的根本,这可是皇家最为忌惮的东西。

大唐对兵刃、武器的管控非常严格,明确禁止私藏甲胄、弩、矛、具装等军用制式武器装备,但对弓箭的管控相对宽松,允许百姓持有弓箭,用于自卫和狩猎。

因此,这些庄户学习弓箭,用以猎杀山中野兽,从而补贴家用,这倒是在合法的范围内。

仅仅是一些田地并不会引人注意,像东宫这一万多亩看似很多,实则并不算什么,五姓七望,哪家没有几十万、上百万亩良田,勋贵世家多多少少也会有一些永业田、职分田,多达数千亩。

未来,李承乾从盲盒内也许可以得到高产番薯、玉米、杂交水稻乃至灵米、灵药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