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创业在晚唐 > 第三十四章 :殊功

第三十四章 :殊功(2 / 5)

南诏军是他们的盟友,唐军又和他们多年不战,所以那些吐蕃军只把赵怀安这些人当成了附近山棚,这才大意了,没上心。

想到这里,赵怀安还嘀咕了一下,原来还是自己不讲武德啊。

这边赵怀安嘀咕的时候,鲜于岳继续说吐蕃军功的事。

因为多年不战,所以大概是二十年前,尚书省吏部规定,除了各镇防秋期间,其余时间获吐蕃首级是不算功劳的。

换句话说,赵怀安于铜山关所获的百余节吐蕃首级在原则上是一点军功都没有的。

但微妙就微妙在这个“原则”二字。

如果是赵怀安自己去军中报赏,他肯定是一点没有,甚至还会因溃兵的身份而被军法从事。

但给赵怀安报功的是鲜于岳,而鲜于岳的背后是游弈使宋建,而宋建的背后则是节度使牛丛,所以这份军功就硬生生的被定下了。

定的原因也有理有据,虽然赵怀安是从大渡河战场溃退下来的,但溃而不逃,依旧在赶往邛州大营归建,所以赵怀安无罪。

且不仅无罪,还有大功,因为唐军在邛州前线发现了吐蕃人的军队,所以吐蕃此时就是敌军一方。而赵怀安虽不是在前线获首,但铜山关却是这支吐蕃军的后军,所以功劳比照战时。

就这样,赵怀安从原先的有罪,摇身一变为有功。

不仅有功,还是大功。

大唐军功按照三阵三获分为九等军功。

率军击败人数比自己多的敌军,为上阵;击败与与己方相当的,为中阵;击败的敌军比自己人数少,只能叫“下阵”;

然后按照俘斩数,又分为三获。俘斩敌军十分之四,为上获;俘斩敌军十分之二,为中获;俘斩敌军十分之一,是下获。

赵怀安在铜山关,以不足二十人的队伍歼灭近百吐蕃兵,按军功评定可为第一等,上阵上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