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美国人能够大胆地进行超前消费,比如贷款购置房屋、车辆这些大宗商品。
对于一般人而言,这种超前消费其实就等于背负债务,因为他们要用将来的收入去填补现在的支出。不过,人们之所以愿意超前消费甚至过度消费,关键在于他们对自己未来的收入抱有逐年增长的期望。
就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的那十年时间里,美国的经济环境相当宽松,通货膨胀率节节攀升,致使物价一路飞涨,特别是房价更是呈现出令人咋舌的涨幅。
尤其是在2004至2005年期间,美国房价的上涨速度最为夸张。房价在短时间内如此快速地上涨,背后必然存在人为因素的推动。这种房价上涨的趋势进一步刺激了当时的美国人贷款购房,甚至参与房地产炒作。
在美利坚这个国家,贷款已经成为了一种极为常见的行为方式,无论是购买房屋还是购置车辆,又或者是使用信用卡支付账单以及缴纳电话费等各种费用,都可以通过贷款来实现。
当地人几乎没有人会选择一次性付清全部房款来购买房屋,而是普遍采用长期贷款的方式。然而,我们同样清楚地了解到,在美国社会中,失业与再就业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
那么,对于那些收入不稳定甚至完全没有收入的人群来说,他们究竟该如何购买房产呢?由于他们的信用评级无法达到规定的标准,因此他们被归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为次级贷款者。
贷款公司铺天盖地的广告充斥着人们的视野:电视、报纸、街头巷尾,甚至连你的邮箱里都塞满了充满诱惑的传单——“您是否渴望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那就赶快购房吧!”
“储蓄不足?没关系,我们有贷款!”
“没有收入?那就来找我们贷款公司吧!”
“首付款也拿不出来?别担心,我们提供零首付服务!”
“担心贷款利率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