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肯定有点门道。”
“是这么个理。”老李夹了一块饼,吃一口饼,喝一口羊汤,美得很。
李哲也吃的很满足,有的街边小店比大餐厅更有滋味。
吃完饭,一行四人出了羊汤馆,一边走路一边聊,基本是周永强在介绍胡同情况,其他人在旁边听着。
周永强指着右边的岔路,“往右拐是船板胡同,我家住5号院。”他要面子,没好意思说自家住大杂院。
拐过两个弯儿,巷子里俩半大小子拿冻白菜帮子当毽子踢,往前几十米是个门洞,斑驳木门上挂着‘文明卫生院’的贴牌,打眼往院里瞅,横七竖八的晾衣绳,青砖路面被煤渣子染成黑褐色。
往里走,本就不宽的过道支着煤炉子,西墙根搭着油毡顶的违建房,三个娘们站在水池旁洗衣服聊天,向李哲四人投来警惕的目光。
一个大妈扬起下巴,“嘿,你们几个找谁?”
“我是船板胡同周永强,找马师傅看房。”
“往里走,东边那两间就是,瞅着点,别把我家煤球踩了。”
“那不能。”周永强应了一声,带头往里走,“李叔,这边。”
李哲开始打退堂鼓,他不光找住的地方,也是找存放蔬菜的仓库,这地方不光乱,人也杂,不适合长期租用。
“周哥,这处就不看了,换下一处吧。”
老李没吱声,他还是头次来大杂院,跟他想的有点不同……
四人走出巷子,拐进旁边的苏州胡同,向东走到一处临街院落,周永强指着朱红的大门,“李老弟,这处二进四合院是我朋友家的祖宅,要不是跟我关系好,根本不会往外租。瞧瞧这门脸儿多气派,门口还有两尊狮子看门。”
李哲笑笑没说话,气不气派无所谓,住的舒服、方便就成。
周永强走上前,抓着门环“咣咣”扣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