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只有叫上弘历一起,才心里更踏实一些。
没办法,仁寿皇太后的脾气,四福晋其实也有些受不了。
无奈,她作为儿媳,自然不好多言。
弘历看得出来,所以每次陪四福晋去给仁寿皇太后请安,他都会主动代四福晋与仁寿皇太后说笑,让四福晋不至于觉得在仁寿皇太后这里有压力。
弘历有意引导仁寿皇太后做一个贤后,搜集了不少民间关于母慈子孝的伦理故事,一有机会就将这些讲给仁寿皇太后听。
不能出宫门的仁寿皇太后听得津津有味,脾气也的确比之前好了许多。
而因为要查亏空的事,四福晋这些日子倒是比之前忙了许多。
弘历也主动请缨,帮着四福晋核算各宫各殿领到的实际份例。
四福晋知道弘历精通数理,也就没有拒绝。
而弘历帮着四福晋核算后,的确让核查的事快捷许多。
按照规矩,后宫所领份额,都是各宫各殿的太监去内务府广储司领。
广储司会把提前按各宫各殿分好的份例,发给各宫各殿的太监。
而各宫各殿的太监在领了这些份例后,会在进入内左右门时,由专门的太监查验登记,以便将来查账。
这样做,为的是防止有短发克扣的情况出现。
但由于后宫的人太多,尤其是在康熙朝,妃嫔更是多的远超顺治朝。
所以,太监们查验登记后,很少人有人去查。
基本上也不会去查。
这也就使得内务府的人胆子越来越大,公然克扣妃嫔和宗室王公的份例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所以,弘历在帮四福晋核算时,也就发现基本上后宫的贵人基本上实际所领份例都有不足按例所发数额的情况。
这也就是说,各宫各殿基本上都存在被克扣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