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4章 铸剑试问公卿利

第4章 铸剑试问公卿利(6 / 7)

,但是直到洪武二十三年五月,皇帝才下定决心要清算韩国公府,在这个时候,杨靖转迁刑部尚书,成为了李氏牵涉胡惟庸案的主审官,主掌数万人的生死,一时煊赫。”

江浦县令的背后是杨靖,再加上这个调任的时间,这绝不是巧合,李祺有八成的把握,杨靖就是幕后黑手之一。

“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扳倒这位当朝九卿之一了。”

大明初年以六部尚书、通政使、大理卿、左都御史合称“大九卿”,是站在大明朝文官权力巅峰的九人,每一个都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唯有亲王、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才能与之抗衡。

若是在其他时代,他无官无职,想要扳倒这样的巨擘,自然是做梦,甚至他就连成为炮灰都没有资格。

毕竟有明一朝,就连冲锋陷阵的炮灰,都是都察院的御史,正儿八经的官。

但,这是洪武朝!

杀官如杀鸡的洪武朝。

在洪武一朝的政治斗争中,官职、品阶是最不重要的东西。

一介平民可以扳倒公侯。

一个农妇可以牵连尚书。

一个奴仆的攀咬能让一公二十一侯为之陪葬。

在这个时代,定罪不需要证据,只要有人告发,有告发人的证词,并且皇帝认可,就可以定罪。

到了洪武二十三年,开国勋臣几乎被翦除皆尽,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实在是太强大了,他一个人就横压天下。

而且他非常喜欢亲自动手,所以在洪武朝,无数臣子都在借助皇帝的手来清除政敌。

“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这句话在洪武朝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谁能顺从皇帝的意志,继而改变自己的站位和立场,谁就能一直胜利!

胡惟庸看不清,李善长看不清,蓝玉看不清,于是他们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