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后,仿佛下了决心,开口道:“拿一千两银子过来,就收你做学生。”
白榆:“......”
他来之前也设想了很多种说辞,但还是一下子被干懵了。
从传言到史料,都被认为是君子的人物,竟然张口就是要钱!
而且一点遮掩都没有,就这么硬邦邦的直接开口要!
更夸张的是,数目高达一千两银子!对白榆而言,这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了。
只怕把他们全家老少都卖了,也卖不到十分之一!
前些日子买了一套三进宅院,也才花了一百四十两!
按现在行情,一千两银子相当于两三万亩北方田地的一年地租。
白榆忍不住苦笑道:“晚生虽然来得冒失,但抱着诚心而来,自忖没有得罪过学士。
如果学士不愿意收学生,直接明说就是,何必用这种方法羞辱晚生?”
陈以勤面无表情,仿佛说着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
“我生平不打诳语,只要你能拿出一千两银子,就可以拜我为师。”
白榆设想过无数种拜师场景,有先用诗文才情打动的,有先用渊博见识折服的,有先用键盘政论震撼的。
至于说送礼,那都是谈的差不多之后的事情了。
唯独没想到过,开场就变成了最直观的金钱交易。
最后白榆恍恍惚惚的走出了陈宅,至于今天这个会面结果,到底是好是坏?
要说谈得差,好歹达成了协议;要说谈得好,一千两银子也实在太多了,就不能降低一下标准吗?
这个世界怎么变成这样了?连以低调、朴素闻名的陈洗马,见了面也死要钱,情何以堪。
这个风气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蔓延的?
据说一直到嘉靖朝前期,大明朝廷风气还算质朴,少有送贵重厚礼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