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检索。
几秒钟后,ai助手就给出了答案,在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件事。
不过这次揭帖之事虽然噱头十足,引起世人巨大关注,但放在整个历史维度里,什么也没影响到。
所以白榆过去看什么“历史大事记”之类资料时,就没见提过这事。
还得今天刻意用关键词检索,才能查询到相关内容。
作案者在京城,但是目前不知道住在哪,需要时间先去打听。
如果从同乡会馆之类的乡亲组织入手,快则一天,多则三天,就能打听到相应的消息。
不过白榆有点担心,如果只用短短的时间,比如今晚或者明天就快速抓到作案者,会不会又引发怀疑?
带着担心任务太快完成的焦虑,白榆回到了忠诚的都察院门房。
气死了一个左都御史之后,这里还是西城副总探的驻地,日常驻扎着二三十名厂卫官校。
本来白榆对沿墙而建的一排倒座门房没什么意见,但现在忽然觉得太低矮了。
于是就找到钱千户,商议说:“我想对都察院门房进行改建,变得更舒适些,怎么申请经费?”
钱千户不可思议的说:“你没事吧?这种时候还有心情改建驻地房屋?
缇帅不是给你压了责任吗?你还不抓紧时间想想怎么查案!”
白榆漫不经心的说:“查案还用想吗?掐指一算,就知道是谁了!”
钱千户差点就绷不住,你以为你是话本小说里的李靖、徐茂公、刘伯温?
“既然已经知道作案者是谁,为何还不速速去抓捕,给我们一点小小的震撼?”钱千户又挤兑说。
白榆忧心忡忡的说:“我只是担心,如果抓人太快,会不会让人产生误会,认为我是早就知情的同案犯或者包庇者?
否则的话,大部分俗人都理解不了,我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