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洪灾的时候上磺部的天脉武者,两次嚣张跋扈而来,他早就憋着气呢。
……
对于大多数族人来说,部落生活日复一日,一天天数着很快就过去了。
转眼间,五个月过去。
在族人努力下,洪灾后第一个丰收期到来。
和前世麦黍不同,大荒世界的麦黍颗粒大了好多倍,沉甸甸的下坠,颗粒分量更重。
为啥说是丰收期,主要是收割时间持续的有一点点长。
目前已经陆陆续续收了两个多月了,城外的地里金黄色依然夹杂着黄绿色。
田中天天挤满了收拢麦黍的族人。
城墙上、房舍上、连祖庙外的石台、台阶上,全是晾晒的麦黍米。
因为体块零零散散,沈灿也不知道拢共开垦出来多少亩地。
从族地山上放眼往外望去,凡是看到的地方,山上山下全是麦黍地。
大荒的土很肥沃,哪怕当季开荒种植的黍米,产量也出乎意料的高,用族内的容器衡量,亩产在三十到四十容器间。
一容器的斤两,沈灿掂量着大概在百斤左右。
一亩地看着产量高,可这里是大荒,地不一样,种不一样,族人吃的也多,和前世没有什么可比性。
亩产这么高,这其中也有沈灿的功劳。
族人执行了他之前除草、打坷垃(用榔头、木槌或耙子击打,使结块的土壤碎成细土),外加他配置的巫药除虫方法。
都说山中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可这片黍田根本没超过十里地范围,麦黍成长周期却出现了好几个阶段。
短的不足三个月就收了,长的足足有六月还在泛青。
这么有计划,分批次,一次熟几颗,熟几片的成熟期,是沈灿没有想到的。
哪怕他根子里有种地的印记,可也没见过这样完全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