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成活率只有百分之一,即一万颗种子在十二年后只有大约一百株林下参成活。
这是因为真正的林下参完全模拟野山参在自然界的生长环境,所以成活率非常低。
实际上目前市场中销售的林下参,其实是人工干预种植的林下参,包括天井岩药材种植基地的林下参,同样属于人工干预种植的林下参,而非真正随缘抛种的林下参。
然而即便是人工干预种植的林下参,种植成本依旧非常高,毕竟成材周期有十二年的时间,这中途有太多的意外情况。
市场上销售的号称是‘林下参’的大概率是园参,哪怕是人工干预种植的林下参,那都需要好好挑选或者是有特殊渠道。
所谓的园参就是像种植萝卜一样,将人参种植在药田里面,再使用膨化剂,让原本十二年成材的人参缩短到两三年的时间,再通过海克斯科技手段做成十二年的版本,从而冒充林下参。
网络销售渠道中销售的林下参,大概率就是这样的东西。
毕竟能够在网络渠道购买十二年份以上林下参的顾客,又有多少人能判断林下参的分类,以及具体种植年限呢?
总不能人人都是药材鉴定专家吧?
但白芍药真的不一样!
比如说在优秀产地中,白芍药的亩产量甚至可以达到每亩4000公斤的程度,这样的产量堪比白萝卜。
哪怕种植地条件略差,白芍药的亩产量也能超过每亩地1000公斤,这是林下参能碰瓷的吗?
更关键的是白芍药的产地非常广泛,从南到北几乎都能种植,无非就是产量多少而已。
不过白芍药需要四年成材,在时间成本方面比白萝卜更多一些。
然而即便如此,想要将白芍药的价格炒作起来,难度也不小。
另外炒作白芍药的价格,还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