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还拿着田产的,只剩下马家,许家,江家,以及贺周知的二十七亩,合计二百五十七亩。
据说马家和许家也有点扛不住了,若赋税再增加的话,可能也打算将田产卖了喘口气。
至于江家,这几年惊雷手江云庆的名字,在江湖上也算有了名气。
武道第四境修为,距离第五境叩玄相差不远。
县衙组织了一些壮丁,交予江云庆训练,还给了个民兵教头的名衔。
换来的,是江家赋税减半。
因为这事,江宝瑞在村里更是昂首挺胸。
除了宋家的人,他见了谁都趾高气扬,比前些年更甚。
若非宋家这几年发展的越来越好,恐怕也不会被他放在眼里。
镇上,宋家这几年买办了不少产业。
酒铺扩了两倍有余,每日卖出去的酒水,少说也有四百斤。
更盘下附近一家酒楼,托人从百里外挖了两个好厨子来,生意很是不错。
除此之外,如榨油坊,磨坊,豆腐工坊,酱园。
亦或者宋念云操办的棉麻工坊和成衣铺,大大小小近十种。
不说日进斗金,每年入账,差不多也有四千两左右。
这还是因为赋税连年增加,导致成本上升颇多的缘故。
宋家酒铺。
重新换了一面的字幌,足足有丈许宽。
迎风招展,煞是显眼。
这里已经是方圆百里人人皆知,酒好,又不算很贵,起码比酒楼和花船上所谓的好酒便宜。
尤其今年新推出的十年份老酒,浓香醇厚,入口绵柔。
让老酒鬼们吸着鼻子,喝上一口便满脸陶醉。
喝过宋家酒铺的年份老酒,再喝从前那些,当真如马尿一般,再也下不去喉咙了。
然而今日的宋家酒铺,却出了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