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 第7章 大放厥词

第7章 大放厥词(3 / 4)

举出身?我朝相公论能力,又有几个人敢言能够比肩房、杜?”

“你,你,你这,你这,你胡言乱语!”

“胡言乱语在何处?在下所言,何错之有?我朝相公之中,最贤者当属范文正公,敢问王兄以为,范文正公的功绩,可以比肩房杜么?”

“你……”

王全憋了半天,却居然愣是一时想不出反驳王小仙的话语。

“科举取仕,从来都不是为了选材,若是当真要选材的话,门阀世家,反而才更容易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

早在唐朝之时,此事其实便已经有了公论,科举选拔上来的人才,无论是见识,能力,乃至人品,各方各面,都远不如通过荫萌,举荐上来的人才,治国安邦,征战沙场,能够立下功劳的,大多也都是门阀弟子。”

“客观来说,人家门阀世家的弟子,三四岁的时候就看着自家老爹处理政务,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四处宦游增长见识,二三十岁的时候往往就已经有了自己专属的朋友圈子,这些朋友将来和他一样也都是官场世家之人,提前建立了人脉关系。”

“反观科举取仕的人才,一辈子皓首穷经,前半生只能埋头于书本,亦或者是钻研遣词造句,书写文章,论人才,怎么可能真比得上门阀世家的公子?

遣词造句,诗词歌赋,对于治国理政真的有用么?没用,科举,从来,本来,就不是为了为国取材而设的。”

“科举的目的是什么?是公平,公平,还是直娘贼的公平!是为了给万千寒门学子一个机会,是给天下所有的读书人一个机会,只要读书,就有机会出人头地,就有机会光宗耀祖,就有机会出将入相,

我朝开国以来,最重科举,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给每一个读书人都铺上一条可以通天的大道,这,才是科举的意义。”

“可是古文运动是什么呢?欧阳修说诗词无用,取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